月季是月季中萌芽與落葉較早的品種,夏秋兩季是月季極其重要的生長季節,也是實現月季早實豐產的關鍵時期。下面介紹幼齡大花月季批發月季夏秋管理要點 。
幼齡月季夏秋管理要點
大花月季批發夏秋的施肥與間作
夏秋兩季,幼齡月季每月施肥1-2次(8月以后不宜施速效肥),以氮肥為主,配合適量的磷鉀肥(比例為10З6З7)。一般每次每株施稀薄人糞尿或0.3%尿素液(均摻入適量的磷鉀化肥)1公斤。定植3年的梅園,可在植株樹冠1米外的空地種植瓜類、蔬菜及豆科作物,既可改良土壤,又可增加收入。間種作物需選8月底前可收獲的品種,否則會推遲梅樹落葉或使其出現不正常抽梢。
幼齡月季夏秋的抹芽與摘心
幼齡梅樹夏秋季節枝梢生長迅速,會抽發很多萌蘗。為減少養分消耗,定植當年,樹高60-70厘米時,要選留3-5個分布均勻的主枝。夏梢長40厘米時進行摘心,當二次枝長30-40厘米時再摘心。于次年選留副主枝和小側枝,并注意摘心和抹芽,以早日形成豐產樹冠。
大花月季批發月季夏秋的中耕與抗旱
夏秋季節雜草生長迅速,應在5、7、8、10月中耕除草各1次。月季樹根好氣忌濕,分布較淺,樹冠下宜淺耕并覆蓋雜草或秸稈。中耕可在雨后或灌水后進行,以切斷表土毛細管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。氣溫35℃以上時,要采用滴灌、噴灌或溝灌等措施,以防止高溫干旱對月季樹的危害。
擴穴與改土秋季要對月季樹進行擴穴埋肥改土。沿樹冠投影處挖寬深各40-60厘米的環形溝,每株分層填入有機肥25公斤、麩餅1公斤、磷肥1公斤,為月季樹早實豐產打好土壤基礎。
幼齡月季夏秋的防病與治蟲
月季炭疽病盛發于7、8月間,為害新梢和葉片,引起早期落葉。可用退菌特或代森銨1000倍液噴霧。
月季膏藥病以夏季發生為主,菌體貼生于樹干表面形似膏藥。該病菌以介殼蟲分泌物為養料,可用波美0.36-0.4度的石硫合劑或1000倍氧化樂花乳劑噴殺介殼蟲,也可用波美1度的石硫合劑涂刷病部。蚜蟲的盛發期在6-7月,危害新梢和葉片。可在發生初期用90%敵百蟲1000倍液或馬拉松乳劑1000-1500倍液噴殺。金龜子成蟲5-6月盛發,危害新梢和葉片。可在黃昏用敵百蟲或樂花1000倍液噴殺,也可人工搖樹,將其震落殺死。